“8·12天津港爆炸”VS“8·4黎巴嫩首都爆炸”
發(fā)布時間:2020-08-13 13:57:35 點擊:1268
“8·12天津港爆炸”
VS
“8·4黎巴嫩首都爆炸”
“8·12天津港爆炸”
“8·4黎巴嫩首都爆炸”
爆炸時間都在8月
2015年8月12日23時
2020年8月4日18時
爆炸地點都在港口
天津市濱海新區(qū)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
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市港口雜貨存儲區(qū)
爆炸威力都用TNT當量
爆炸總能量約為450噸TNT當量
相當于300噸至700噸TNT(黃色炸藥)當量
(一說大致相當于1155噸TNT,被稱為21世紀以來最大的“非核爆炸”)
損失
造成165人遇難、8人失蹤,798人受傷,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68.66億元。
至少造成158人死亡、6000人受傷,黎巴嫩經濟陷入困境。
過程
倉庫最先起火,半小時后先后發(fā)生兩次爆炸。
先發(fā)生了火災,之后引發(fā)極大爆炸。
直接原因
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運抵區(qū)南側集裝箱內硝化棉由于濕潤劑散失出現局部干燥,在高溫(天氣)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熱,積熱自燃。引起相鄰集裝箱內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險化學品長時間大面積燃燒,遇水導致堆放于運抵區(qū)的硝酸銨等危險化學品發(fā)生爆炸。
6年前,一艘開往非洲的輪船上的2750噸硝酸銨被卸在了貝魯特海港12區(qū)。近日發(fā)現倉庫硬件設施急需維護,工作人員在焊接存有炸藥的庫房門操作時火花引燃了倉庫中的炸藥,導致存放的硝酸銨發(fā)生爆炸。
硝化棉水棉(含水30%)作為半成品庫存(“8.12”天津港爆炸據說是根據客戶的需要,將濕潤劑改為乙醇,采用人工包裝,用包裝繩扎口,包裝出現破損、硝化棉散落的情況)。在50℃下2小時乙醇濕潤劑會全部揮發(fā)散失。當硝化棉濕潤劑散失,出現局部干燥,在高溫環(huán)境作用下加速分解反應,產生大量熱量,發(fā)生自燃。集裝箱內硝化棉局部自燃后,引起周圍硝化棉燃燒,其他集裝箱(罐)內的精萘、硫化鈉、糠醇、三氯氫硅、一甲基三氯硅烷、甲酸等多種危險化學品相繼被引燃并介入燃燒,火焰蔓延到鄰近的硝酸銨集裝箱。
如果把硝酸銨比喻成一個大爆仗,那么硝化棉就是引爆它的那根火柴頭。硝化棉是元兇,硝酸銨則是被迫推上罪魁禍首位置的“大劊子手”。
硝酸銨是一種化學合成物,化學方程式是NH4NO3,為一種白色結晶固體形狀的銨陽離子的硝酸鹽,其制造成本低廉,使這種化學品成為其他更昂貴的氮源的流行替代品,主要用于農業(yè)高氮肥料。純粹、緊湊的硝酸銨是穩(wěn)定的,很難引發(fā)大爆炸。
那么這種通常穩(wěn)定化學肥料為什么會造成如此劇烈的爆炸?
主要原因外部環(huán)境產生了某種引爆,比如火花或某種能量釋放事故,硝酸銨成分當中的燃料“銨”與氧化劑“硝酸鹽”會發(fā)生劇烈而持久的反應,最終造成致命的大爆炸。
具體來說,硝酸銨在加熱時,非爆炸性地分解成包括氧氣在內的氣體,這些成分可以通過引爆而發(fā)生爆炸性分解。如果在密閉空間大量儲存硝酸銨,會產生氧化作用,可能成為重大的火災風險,也可能發(fā)生爆炸。
硝酸銨爆炸分為兩類:
第一種,爆炸發(fā)生的機制是沖擊到引爆的轉變。起爆發(fā)生的原因硝酸銨接觸到爆炸性混合物。
第二種情況,爆炸是由于可燃材料的火勢蔓延到硝酸銨本身,最終由火災過渡到爆炸,專業(yè)術語上稱為爆燃過渡,此次黎巴嫩的爆炸屬于這種類型。
對于一個每年消耗約2億噸化肥的星球來說,這種事故并不是無處不在的。然而,當硝酸銨真的發(fā)生爆炸時,其影響是毀滅性的。